本报记者 鲁荟宇 通讯员 黄 圣 “这次AI分析的乙烯焦油泵运行压力变化规律很准确,我们要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提升岗位人员操作的精准度。”3月27日,扬子石化芳烃厂公用工程车间会议室里,副主任高天和技术人员讨论该装置单元的优化方案。大屏幕上,长城大模型应用系统已经将近期工艺参数中的波动部分标注出来,旁边还附上了智能分析。 今年2月,集团公司完成了DeepSeek国产化部署并接入长城大模型应用系统,在各企业内部分批推广使用。扬子石化芳烃厂专业技术管理团队积极响应,第一时间开始探索应用。最初,大模型只能用于简单的提问、回答,仿佛仅仅是一个聊天搭子和搜索引擎。随着个人知识库功能的开放,团队一下子就找到了突破口。该厂专业技术管理人员构建起涵盖装置技术规程、设备参数、历史数据、运行总结、专家课件的“数字智库”,为每套装置打造了专属的AI“大管家”。 “大模型现在已经非常熟悉装置的‘脾气’了。”高天一边操作一边调出经过AI诊断完善的机泵运行比对趋势图,压力变化区间直接收窄50%。AI有了装置专属大数据,就能关联往年的类似工况和设备的“个性”特征,给出最契合装置实际生产环境的决策建议,将原本需要3至4个小时的人工分析,缩短至几分钟完成。 该厂专业技术管理团队还创建了“依法合规”知识库,将国家规范、行业标准与企业制度和体系规定分类储存,形成可智能检索的法规知识库。在技术标准执行有疑问、职责界定模糊时,专业管理人员只需要将问题描述给大模型,AI就能够迅速定位到涉及的规定条款,给出最精准的查找,大大提升了专业管理效能。 “接下来,我们计划把装置降本增效工作与大模型深度结合,让AI‘大管家’学会‘精打细算’。”该厂生产技术室主任陈伟东说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