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设计概预算技术中心站
网站首页 登 陆注 册
     
新闻中心
综合新闻
公告通知
 
瞄准生产难题和增效点精准发力
 2024-10-21

单旭泽 袁 滨 韩 伟 焦保荣

近日,在经纬公司第一届技能人才创新成果大赛决赛中,胜利地质录井公司明晓峰创新工作室的成果“录井现场语音交互智能设备研制及应用”获优秀成果奖。

自2018年成立以来,明晓峰创新工作室聚焦一线生产难题,在技术攻关、技术交流和人才培养方面发力,70余项创新成果应用于国内外施工现场。

该工作室现有成员23人,精通各种工艺、流程、设备。如何把活儿干得更快、更巧、更好,是他们常常琢磨的问题。面对录井施工中的难题,他们一次次迎难而上,揭榜领题,先后攻克200余个生产技术难题。他们研制的升降式岩芯推送车实现了岩芯处理自动化,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;深度传感器传动装置,解决了特殊钻机的钻探深度测量问题;免登高装置,被推广应用到配有综合录井仪的60多支队伍,消除了人员登高操作风险隐患。

工作室始终把创新的视角对准生产中的难题和增效点,常态化开展劳模工匠一线行活动,为录井现场生产传技艺、送技术、解难题。一次,SL238录井队在丰页1-1HF井施工时,队长蒋文发现循环罐体积传感器的曲线波动很大。得知这一情况后,明晓峰带着团队成员,将齐纳栅置换为隔离栅,并变换不同型号传感器等,改进接线方式,经13次试验,成功解决了这一问题。

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上,工作室延续师带徒方式,并创新实施了“金字塔”培养模式。该模式以夯实“塔基”、筑牢“塔身”、点亮“塔尖”为主要内容,通过培训、竞赛、轮岗和参与项目等方式培养人才,全方位精准发力。

孙松松是明晓峰的徒弟。签订师徒协议时,孙松松看着工作室里一个个闪光的奖牌和专利证书,摩拳擦掌。跟着师傅的脚步,孙松松有了更多的创新关注点。他和师傅一起攻关的“研制元素分析自动化样品制备机”,解决了元素分析中制作样品费时费力的难题,获得集团公司QC成果二等奖。原先的元素分析样品制备机是机械式的,他们将机械式改为电动式,使得样品制备效率提高了4倍。如今,员工只需将岩屑倒进元素分析自动化样品制备机的压片模具,轻轻一点按键,岩屑便瞬间被压成饼状。

截至目前,工作室共培养出技术骨干180人,技师、高级技师85人。2023年,该工作室被评为中国石化示范性职工创新工作室。

     
概算站介绍会员服务版权声明法律声明服务条款
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设计概预算技术中心站版权所有 浙ICP备12018746号-4  浙公网安备33020902000169号